白沙屯媽祖信仰圈

 

文史調查篇

 

台灣本土文化瑰寶-白沙屯媽祖   一般廟宇慶典   地方節俗   口傳文學   藝術特色   國民教育

 

到頁尾


  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以下資料轉載自、白沙屯誌、2003年12月由‘白西社區發展協會’出版!

 


  1.沿革

 

白沙屯媽祖是位於白東里二鄰八號拱天宮的主祀神,也同時是大白沙屯地區的信仰中心。

白沙屯媽祖的信仰啟始於何時,並未載於志書史料,地方先輩亦未留有任何文字、物件以供參考,故而無從考據。按本地「天德宮」長老陳漢明先生以其親耳所聞表述:「三十餘年前,天德宮已故乩童洪萬安先人,曾應地方頭人要求起乩請示聖母,媽祖聖示其來到白沙屯時間為清乾隆十四年,斯時白沙屯地區僅有三姓人家」,或許這段出於靈媒轉述之內容,在科學認證上尚待商榷,然而,若以先人入墾白沙屯之時間佐認,亦未必不可信。至於媽祖聖像如何從大陸來到本地,亦無從追溯;地方耆老較為一致的說法是:曾聽聞先祖口傳白沙屯媽祖金身原係由鹿港上岸,而後輾轉駐駕本地,護佑白沙屯子民。

 

註:前段文字因無事實資料供作證實,僅供參考;另本文付梓前於2003121日經媽祖六聖筊聖允。

可以確認的是這尊媽祖,初始是供奉於民家,遲至咸豐晚期由陳朝合家族後裔獻地約300坪,地方人士集資籌建土角厝廟宇─拱天宮,於同治二年(1863年)完工,建坪34坪,至昭和五年(1920年)因受風雨剝蝕,原有建構已牆傾壁倒,乃再醵金重建,易以磚石;1935年因中部大地震,廟構受損,隔年地方人士再度鳩資修建;至1975年管理委員會因見丹青剝落,倡議大改建,乃於是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破土興建前殿、鐘鼓樓暨兩廂房,歷一年於1976年七月底完工,其後歷經多次的修茸與擴建,至1989年十月成今日之規模。

 

廟內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左右小港配祀註生娘娘、土地公;後殿中龕奉祀聖父母,左右龕陪祀二媽與三媽。二樓正殿中龕敬奉觀世音菩薩;後殿中龕敬祀瑤池金母,小港分祀神農大帝與關聖帝君。

 

白沙屯媽祖金身是歷史悠久的軟身造雕像;自十七世紀開始大批漢族離鄉背井移民渡海來台,為了航行的平安與上岸後能順利求得謀生之路,宗教信仰成為移民們重要的心靈慰藉,多數均奉請原鄉神明隨行,因此,台灣古老廟宇的開基神明多數是大陸的分身神,亦同時是大陸匠師的作品。軟身造神像雖非起於清季,但考慮到於行船時供奉以及上岸後落腳前便於隨身,於是當時屬於移民輸出大宗的福建泉州地區乃有軟身造神像的盛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基的鹿港天后宮與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肇始的北港朝天宮其開基媽聖像均係軟身造金身;澎湖地區眾多於康熙年間迎請而來的各種王爺雕像亦多以軟身造為多,足見斯時軟身造神像確實是移民的最愛;經仔細比對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開基媽祖聖像,其神韻、體態均與白沙屯媽祖極近似,雖不能據以斷定其係出於同一匠師,但以傳統雕塑工法經常是時期分明的特點判斷,白沙屯媽祖聖像應可確認為康熙年間作品,其歷史當有三百年以上。

 

到頁頭

  2.徒步進香溯源

 

    進香(或稱刈火)是一種傳統道廟信仰文化,淵源悠久,是分靈神定期返回祖廟朝覲的一種儀式,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由其金身即可得知絕非分靈於台灣本地之神祇,何以百餘年前即徒步到非其祖廟的北港朝天宮進香刈火?

 

    清統時期台灣各地媽祖廟多數均係由大陸祖廟分靈而來,廟宇泰半建於較具開發規模之城鎮地區;信徒常有集資搭船返回大陸祖廟進香之活動;同是分靈於大陸祖廟的白沙屯媽祖,卻甘願僻居山海相迫土地貧瘠的白沙屯地區,先民在先天條件限制下根本無力負擔跨海進香的經費盤纏,然而感於媽祖伴護地區子民在此海彊一隅與惡劣環境對抗、與狂風怒濤搏鬥的恩澤,白沙屯先民不敢或忘設法讓媽祖「回娘家」,於是轉而向當時在台灣地區唯一設有聖父母殿的北港朝天宮進香乞火,由是信徒們不畏艱苦的踏上了自古迄今最久也是最遠的徒步進香路程,並開台灣地區向非分靈祖廟朝覲之先例。俟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之後,台地各廟宇跨海進香活動因政權阻隔而停歇,斯有其他廟宇跟進白沙屯徒步至北港朝天宮進香,也由於在當時其他進香團係因時代條件不得已而轉向,始有後來相爭正統以致決裂之憾事。

 

    白沙屯媽祖徒步往北港朝天宮進香肇始於何年代,並無人知曉,據地方耆老指稱早在建廟之前即有村民組團前往,迄今當有近兩百年左右之歷史;期間在1935年受中部大地震影響而首次間斷一年,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期,因受日本皇民化政策及大戰戰況吃緊雙重影響下,僅斷續展開進香活動,並無每年前往朝天宮;但自終戰後迄今白沙屯媽祖即年年前往北港進香,即使在解嚴之後,全台各地廟宇湧往大陸進香,白沙屯媽祖亦不易其傳統。

 

到頁頭

  3.徒步進香組織變遷

 

    白沙屯進香活動雖然起始年代甚早,卻因地瘠人稀,又由於「窮人無錢,富人無力」,窮人雖然不畏路途遙遠,卻苦無盤纏;富人則是難以承受長途跋涉之苦,因此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1950年代之前,均僅維持三、四十個人的團隊組織,且清一色是男性信徒隨行。

 

    早期進香組織中有兩個重要角色,其一是大轎負責人亦同時是團隊總指揮,另一人則為舉頭旗者,地方耆老明確指出自光緒年間至1970年代管理委員會成立前,負責大轎之頭人計有駱振盛、陳海國、陳得祿、康信等幾位先輩;舉頭旗者有駱頭(憨頭伯仔)、駱振川、林石定、李安等人。當時由於參與進香人數不多,除了嚴格限制舉頭旗者須固定人外,並不限定抬大轎人員資格,通常較有經驗者負責入庄時抬轎,生手則是負責一般行進間的抬轎工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神轎在離開拱天宮至白沙屯火車站間(亦即出庄前),傳統上均由山邊地區信徒抬轎,值年爐主負責舉頭旗,出庄後再交由香燈腳接手,欲究其原委,卻無人能應其所以然。

 

    隨著時代的逐漸進步,白沙屯媽祖的進香組織亦日益擴大,1950年代開始人數增至百餘人,據李萬來先生表示其在1950年退伍時第一次參加進香約有百人之譜;許文進先生於1957年參加時已增至二百餘人,並有腳踏車出現以及女性信徒參加;1970年代開始有49cc機車加入進香行列,197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前期是進香組織增長最快之時期,於1970年代末突破千人之規模;此時期進香組織也同時有了大幅之變遷,傳統揹在網袋中的香旗於1979年由管理委員會改設專車載運,從此進香隊伍就再也聽不見叮叮噹噹的香旗頭鈴鐺聲;1984年開始設專任的大轎班與頭旗組(人員需經媽祖聖筊同意),另為顧及龐大隊伍中的人車安全亦同時有交通組設置。

 

    在長達7〜10天進香途間,早期香腳均是借用民宅亭仔腳(騎樓)席地而眠,在人數增多以及經濟條件逐漸好轉之後,自1970年代開始有少數人投宿旅店(斯時稱為販仔間);至今則拜經濟繁榮交通發達之賜,陪走的汽車多達數百輛,使得許多老弱婦孺也能夠有參加進香團隊的機會,因此近年來參加進香人數年年增加,2003年報名參加徒步進香人數已超過二千人,但是能全程徒步而不依賴其他交通工具者,仍約略等同於早期進香團隊總人數,總在兩位數裡徘徊。

 

    1950年代以後,除了徒步的香腳以外,地區居民另有搭乘交通工具直接前往北港接駕與媽祖會合,早期是向鐵路局包租整節車廂,搭至嘉義車站之後轉乘台糖五分車到北港;自1974年開始另有地方人士感於搭乘火車輾轉間需耗時十餘小時,乃有部份人組織搭乘遊覽車直接前往北港,而今搭乘五分車進香已成歷史;遊覽車隊也已增至近百輛的規模。

 

    在距離朝天宮三里外的北港街區外新街派出所,是徒步香腳與乘車進香客會合處,也是全體白沙屯媽祖信徒恭迎媽祖聖駕之所在,全體信徒在此集結後一律下車徒步,大隊人馬隨著媽祖大轎進入朝天宮。表面上這行之有年的集結模式平淡無奇,深層間,莫不是聖母娘娘在引導我們,充分體現早已為現代人忘記的「三里外,文官落轎,武官下馬」,這種對神明尊崇禮敬的固有傳統禮儀。

 

到頁頭

  4.進香儀式與過程

 

    由於白沙屯媽祖是一位極平民化的神祇,幾乎是毫無排場前往北港進香,整體儀式莊嚴平實,沒有一般廟宇祭儀的繁文縟節,更顯媽祖與信徒之間的親密關係;白沙屯媽祖出門乘坐的是輕便竹轎,日治期間的竹轎較今日為小,約莫是傳統「竹轎椅」般大小,現今的大轎亦稱不上豪華,這是白沙屯媽祖一貫的作風--平易而親民。

 

    進香儀式中首先是前一年臘月十五日擲筊排定起駕、進火、回宮時辰;其次於進香前三天「放頭旗」,將象徵媽祖集結指揮神兵天將的頭旗請出豎立於廟前龍柱,儀式後家家戶戶需挑飯擔,於晚餐前至拱天宮犒軍三天,欲參加進香之香燈腳則開始守三天齋戒。

 

    出發前一天放下布幔的神龕中,鄭菊女士帶領著另三位婦女忙進忙出,她們正為媽祖沐浴更衣,不同於一般神像採用粉線雕刻衣冠的軟身媽祖,每年出門前都必須換上新裝;現年七十二歲的鄭女士(庄人暱稱她為客婆仔),擔任這項與媽祖最親密接觸的工作已經長達二十九年了,問她如何才能享有這份榮耀,她客氣的說自己也不知道。事實上,鄭女士自二十七歲喪夫,含辛茹苦的扶養二名幼子長大成人(鄭女士原有三個兒子,其中遺腹的么兒於四歲夭折),在傳統封建時代鄭女士正是典型的旌節婦女,足見媽祖在選擇服務人員時是有其一定標準的。

 

    或許是某些禁忌使然,鄭女士不願透露太多的細節,從她口中我們僅能得知,更衣時需以「抹草水」為媽祖梳洗淨身,早期聖衣是每年必須更換,鳳冠則數年更換一次,近年來由於信徒主動奉獻,因此鳳冠亦是年年換新。媽祖聖衣計有內衣、外套各一件,裙子兩件(一花一白),鞋、襪一套,弓鞋一雙,霞披一件,配件則有手帕及扇子各一;鳳冠分內外帽兩件組成。通常上述衣冠多係由信徒主動集資,委由鄭女士前往彰化請長年為白沙屯媽祖服務的林姓師傅縫製。

 

    另據鄭女士表示,媽祖更換下來的內衣經常是汗漬斑斑,這穿在最內層的衣物按常理而言,與空氣接觸最少,所受溼度也應最低,何以會有此現象?這使人不由的想像:在進香過程中媽祖為了要照應全體香燈腳的安全,總是香汗淋漓備極辛苦。

 

    當媽祖梳妝更衣妥當後,在擇定的登轎時辰前,廟殿內鐘鼓齊鳴,地方頭人將媽祖聖像請到龕前案桌上,眾信徒跪拜獻讀疏文稟告媽祖;時辰一到媽祖登轎安座,在馬頭鑼的的敲擊聲中媽祖踏駕行轎停於前殿,等候山邊媽到來。與此同時向來與白沙屯媽祖同行的山邊媽,也正在值年爐主家進行著相關儀式,並於出發前至拱天宮會合,與白沙屯媽祖共乘四人抬輕便竹轎踏上進香路程。

 

    由於白沙屯媽祖僅擇訂起駕、進火與回宮三個時辰,進香途中沒有任何制式的安排,行進的路線和休憩時間地點都不固定,全憑媽祖意旨而行,隨興而定,所有香燈腳只能抱持著一份虔誠、恭謹的心緊緊跟隨。

 

    早期進香隊伍中「兩支吹」(嗩吶)是僅有的陣頭;大轎邊的「馬頭鑼」與頭旗旁的「頭旗鑼」在十三響的相互呼應間,是一種聯絡方式,也是對香燈腳的一種精神提振與嚮導,當時的進香團隊是一個極度自律的嚴謹團隊,隊伍的最前端絕不超過頭旗,後面則是緊緊的跟隨著媽祖神轎;倘若有人蓄意超越頭旗而屢勸不聽,舉頭旗的地方頭人免不了會賞與雨傘頭,讓人腦袋更加清醒,挨打的香燈腳通常也都不敢再造次。

 

    頭旗,猶如軍隊的前鋒官,在白沙屯媽祖進香的傳統中,頭旗的行止能進不能退,只能快步行走,不得屈膝跑步;因此舉頭旗者必須是體能好且經驗豐富者,在任何叉路口都要能正確判斷,是否需要等待媽祖大轎引導前進方向,否則在不能走回頭路的情況下,繞路與媽祖大轎再度會合,可能會走上好幾里虛耗的路程。

 

    在跨越四個縣市的進香路程間,總會途經其他寺廟,根據老一輩香燈腳敘述,在去程中有四座寺廟是必需入廟參拜的(僅限香燈腳,媽祖大轎未必),包括通霄苑裡交界的觀音亭、清水鎮紫雲巖、沙鹿鎮天公廟、彰化南瑤宮等,其他寺廟則視當時情況而定,這樣的禮敬它廟神明在看得到的一面是一種信徒外交,在肉眼所不及的應該是一種神靈間的感情交流吧!

 

    耆老們的記憶裡,1981年媽祖大轎駐蹕崙背奉天宮過夜,是歷來的第一次,在此之前,媽祖大轎一向是停駕民宅過夜,充分的顯現出祂接近平民百姓的親和力;也因此,即使從來無人能夠預測白沙屯媽祖是否會經過自家門口,但只要聽聞白沙屯進香團就在附近,不論哪個地域的人,總事先備足香案金紙,就怕失去可遇而不可求,能夠禮敬白沙屯媽祖的機會,即便最後盼不到與媽祖最接近的那個距離,遠遠的鞭炮聲依然此起彼落。

 

    早期雖然人數少,但是全程完全沒有任何輔助的交通工具,在長時間徒步的過程中,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況是相當重要的,雖然白沙屯的香燈腳窮的只能吃隨身帶著的米麩或糕仔,但在媽祖靈感的影響與佩服白沙屯信徒堅定的信仰意念下,經常會有許多沿途民眾以敬奉媽祖之名,招待香燈腳補充體力的美味餐點,這種鄉間的人情味往往使得香燈腳們感動落淚;其中又以彰化縣溪洲鄉三條圳一帶的居民最為虔誠與熱情。雖然路途中香燈腳們的飲食可以葷素不忌,但李子、芭樂、玉米是絕對禁食的,細究其原委應是與不易消化有關。

 

    長途跋涉間總也有會有跟不上的人,卻從未有走失情形;在過往橋樑不發達的情況下,免不了要冒險涉水潦溪,也都從無意外發生。年年都是「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這無非都是媽祖的靈感庇祐,甚且媽祖還經常會提示香燈腳尋回遺落的隨身物品。這類神蹟,在村中的老一輩香燈腳,幾乎人人都能清楚的說上幾段。以下是今年80歲的陳春萬老先生於1947年親身經歷潦過濁水溪之實錄:

 

    在西螺大橋尚未建成前,從三條圳(彰化縣溪洲鄉緊鄰濁水溪邊的村落)到西螺都一定要潦水過溪,1947年,進香團前進到此地的前幾日大雨不斷,溪水暴漲浪大滔天,此時所有香燈腳遲疑不敢前進,於是當年執事的陳海國先生懇請媽祖停駕一日,待洪流退去之後再行趕路,但媽祖示意堅持趕路,因此三條圳居民便派遣三艘竹筏欲助香燈腳們渡溪,卻遭媽祖婉辭並出字示意所有香燈腳將攜帶的金紙在河畔全數焚燒,在燒的同時,馬頭鑼隨著媽祖神轎行轎的節奏,緊迫的敲打著,似乎是媽祖婆在緊急召喚天將神兵們速速前來保護香燈腳們,待行轎一段時間後,媽祖示意當年舉頭旗的憨頭伯仔前進,但憨頭伯仔走了三、五步之後便因懼怕眼前的滾滾溪流而停滯不前,此時媽祖婆又再次示意所有香燈腳扶住轎桿,並指示渡溪時雙腳不可停下,等到金紙欲燒盡時,突然一聲「進喔!」所有香燈腳忽然覺得有一股力量拉著大家一直往東南方的方向前進,在過溪的同時,溪旁兩岸早已圍滿了好奇圍觀的人群,過溪之後,岸邊的居民告訴香燈腳們說,在渡溪時他們看到每位香燈腳就像是鴨子滑水般的滑過了濁水溪;更神奇的是香燈腳們身上的衣物僅只褲腳稍微潮濕而已。後來到了西螺,當時西螺境內正大鬧「黑珠」(天花)瘟疫,當地居民親眼目睹了白沙屯媽的靈驗,便跪求媽祖婆至其庄內遊庄一周,據說媽祖婆走過之後庄內疫情便穩定了下來,這也就是直到現在三條圳與西螺地區的居民對於白沙屯媽極度虔誠的原因。

 

    百餘年來白沙屯媽祖總會準時的,在祂擇定的進火日辰前一天清晨跨進北港地界;伴隨著「進喔!進喔!」的高亢喊聲與朝天宮的鐘鼓聲,白沙屯媽祖大轎行三進三退禮後,衝入朝天宮內,聖像受朝天宮主事者尊崇的安座於正殿神龕內待客的最尊位(神龕內鎮殿媽祖之左上側位置);媽祖於朝天宮安座完成也是進香去程的完成。信徒們在休息的同時,也必須梳洗乾淨,換上新裝,以準備進行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儀式:拜天公與刈火。

 

    拜天公通常是在媽祖進入朝天宮後的下午舉行,拱天宮管理人員會以事先向白沙屯信徒收取的獻金,請來歌仔戲班演戲酬神,並備全豬、全羊牲禮祭拜;完成拜天公後,牲禮轉向面對朝天宮內,全體白沙屯信徒並向天上聖母祝壽。拜天公並祝壽完成後,信徒們才有較長的休息時間,等待通常選在子、丑、寅這三個時辰舉行的刈火(進火)儀式。

文字方塊: 75白沙屯誌

 

    刈火(進火)是進香過程中最重要的儀式,長途跋涉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取朝天宮萬年香爐裡的香火回白沙屯;儀式由朝天宮住持師父主持,儀式開始前先請出白沙屯媽祖與山邊媽祖到正殿神案上,接著從懸掛於正殿神龕上方的常明燈(琉璃燈)遞引聖火到萬年香爐中,然後誦經祈福奉請諸神共霑法喜,再由住持師父主導,拱天宮委員跪讀,讀畢將疏文化入香爐中,由師父唸誦四句聯同時掏引三次聖火入火缸,火缸裝入香擔後,隨即貼上封條過火回鑾。由於刈火是屬於神明與整個團體的儀式,信徒乃再各自到朝天宮附近商家購買火柴(番仔火)與鞭炮,以象徵個人亦帶了朝天宮的火種返鄉。

 

    在長達數日的回鑾過程中,聖火必須終日不滅點燃著,盛聖火的火缸雖為陶製品,但亦難承受極度的高溫,因此進香團在抵達北港的當天,必須特別請當地老師傅用黏土、布袋棉及鹽巴加強其隔熱效果,據北港當地老師傅表示,現今前往北港進香的團體,僅剩白沙屯維持著此一傳統。

 

    在回程路上,取了聖火之後的進香隊伍中,香擔成為一項極其重要的聖物,辛苦的進香就是為了這個香火,把香火好好保護回到拱天宮是全體香燈腳共同的責任;香擔以木質製作,一擔兩個,一個放置火缸,另一個放置檀香木片、茶仔餅、木炭粉等燃料,沿途必須時時檢查火缸內燃燒情況,適時添加燃料,香擔由副爐主擔綱護送,另配合一至二位有經驗者看顧火缸內容。

 

    回程路途依然是沒有固定路線與休憩處,直到回到通霄地區,媽祖總必然停駕通灣社區過夜,這是全程中唯一可以預測的停駕地點,這一天也是通灣地區信徒感覺最幸福的一天,社區居民除了請來戲班演出酬謝媽祖,家家戶戶更備足了各式點心挑到路邊供進香客免費享用;由此可知,通灣地區居民對白沙屯媽祖的虔敬之心,絕不亞於白沙屯地區居民。

 

    大轎的轎門在回程中會以帆布封住,直到返回白沙屯附近換乘八人大轎時,信徒們才得以再見闊別數日的媽祖慈祥容顏。當媽祖回到鄰近白沙屯的地帶,會由原先的輕便轎換乘八人大轎,轎班人員也換成值年頭家擔任;與此同時山邊媽祖也由山邊信徒抬來神轎迎接,就此倆位情深的姊妹每年共乘一轎的短暫聚首也暫時畫下休止符。報馬仔在這個時候已趕回內庄,打鑼通知村民媽祖回來囉!

 

   換乘大轎的地點自古曾經過多次變遷,在耆老記憶所及中,最原先是在通霄街南的南勢橋頭,後改在省道通霄灣路段(今慈后宮附近),亦曾在新埔三口埤(今漢洋工業路口附近),近年則均在秋茂園對面停車場換轎;惟不論換轎地點在何處,該處就是白沙屯居民的接駕處;接駕時的重頭戲是「搶頭香」,「頭香」也就是媽祖換轎後於香爐中插入的第一炷香,白沙屯的「搶頭香」以本庄、南庄、北庄輪流,每三年輪得一次;而外庄民眾則不受限制,每年均可以沾得法喜;在這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中,白沙屯媽祖的搶頭香儀式非但未被商業化,反而更禮遇外庄人,這樣的精神是白沙屯子民在媽祖的潛移默化下所養成的。

文字方塊: 77白沙屯誌

 

    換乘八人大轎後的媽祖,並未直奔拱天宮,沿途會在內島里作短暫的停歇,讓南庄信徒演戲酬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戶平安;嗣後再到火車站附近停駕,此時本庄居民家家戶戶煮點心、挑飯擔到村內中路上(村庄往火車站道路),慰勞一路辛勞的香燈腳與眾信徒們,在充滿鄉土味的飯擔中,人們嗅到的是濃郁的人情味:不收錢的餐點準備的是色香味俱全,嘶聲吶喊的招呼著所有識與不識的人,只唯恐自家準備的點心沒被吃完,因為「吃到見底,有好田底」;多麼淳樸、可愛的白沙屯媽祖子民啊!

 

    待回宮安座時辰一到,頭旗、香擔在眾信徒的護衛吶喊下首先衝入廟內;接著已行三進三退禮的媽祖鑾駕,在「進喔!進喔!」的聲浪與鑼鼓炮聲中衝入廟殿,隨後關上廟門,等到媽祖安座完成再開啟廟門,此時,但見正殿神龕的布幔已放下。廟外則由信徒們擺設祭品,用以敬天與犒軍賞兵;值年爐主也在此時依本庄各戶戶長名單,擲筊卜選新任爐主與頭家。

 

    雖然媽祖已經入廟安座,但整個進香活動並未正式結束,進廟後的第二天由二媽帶領進行遊庄(繞境),報馬仔先一步在前通知,隊伍在後,遊庄範圍涵蓋本庄(白東、白西)、南庄(內島)、北庄(南港)等各里,午膳由南北庄輪流作東準備飯擔,遊繞本庄的路線向來固定,遊完本庄之後的路線則依值年庄頭而定,若是當年在北庄用膳,則先由南庄遊起;隔年則北庄先遊,至南庄用膳。結束遊庄行程後,緊接著是放兵儀式,也就是讓伴隨媽祖進香的神兵天將們各自歸建;並在祭祀圈內安鎮五營,以保合境平安。待到十二朝後,廟方取出香擔,將火缸內的香灰倒入廟內 各殿香爐中,與原有香灰混合,稱之為開爐;此時媽祖神龕的布幔再度掀開,地區也恢復生活常態,整個進香活動才算正式完成。

 

到頁頭

 

   宗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精神寄託,先民入墾白沙屯開發已逾兩百年,當時因為區域或信仰習慣不同移入不同的信仰對象,以往廟宇的功能並不止於信仰也兼具了教育、治安、政事.....等等功能,或因時空背景的移轉與台灣其他地方一樣發展出各種系統的信仰,除了影響最廣的媽祖信仰之外,還有王爺信仰、義民信仰...等。白沙屯地區除了名聞遐邇的拱天宮媽祖廟以外,同時豎立著許多的歷史悠久的其他廟宇,也都各具特色散發出濃厚的宗教色彩,留下許多豐富的宗教遺產,使當地儼然成為信仰的重鎮。

到頁頭

  1.天德宮

 

德宮主祀五府千歲,意指蘇、邱、梁、秦、蔡五位結拜兄弟,副祀觀音菩薩及十八羅漢、水仙尊王、土地公等。

 

相傳距今約一百五十年前,信士陳水源祖先自行塑像供奉的家神─五府千歲,常為信徒消災解厄聲名遠播,1961年地方士紳希望開放供眾弟子膜拜,於是陳水源長子陳本應允奉獻。因神威顯赫、庇護黎民,信徒日增,於1970年由信徒募捐集資整建,2003年因屋頂龜裂漏水有失廟堂威嚴,於是決定重新改建,現正積極趕工中。

 

天德宮主要慶典為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蘇府大王聖誕,此期間各地信徒均會組團前來進香朝拜祝壽。

 

到頁頭

  2.五雲宮

 

    光緒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白沙屯北方約十五公里的外埔海邊,有一王爺船在絲竹樂聲中乘風破浪而來,船名「金慶順」號,船上無人掌舵,僅有神像列座,村民紛紛請回奉祀之。當時白沙屯村民聞訊前往迎請一付麻竹製成五寸高之八角香爐,即是諸位王爺之主爐,諸位大巡顯聖讓信徒雕塑金身供奉。

 

廟宇於1967年農曆十一月謝土安座,後於1974年再次改建,復經經多年來小規模整修而成今日之廟貌;殿內主祀神朱武洪千歲、配祀尼山文武法王,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為例行年慶典,香火鼎盛。

 

1991年農曆五月由當時之住持康增吉先生號召居民,鳩金建造王船,王船歷八月始成,並於1992年農曆九月十五日舉行五朝王船醮祭典,在當時是濁水溪以北地區首見之燒王船遊天河祭典,也是媽祖進香以外,地區歷來最大祭典儀式。

 

到頁頭

  3.東龍宮

 

    東龍宮崇祀 關聖帝君,為居民信仰重心,關聖帝君渡海來之源起,係乘坐所謂的「王爺船」登陸,初時於茅草小屋駐駕,為地方百姓尊奉,東龍宮前身係舊白沙墩帝君祀,清朝道光元年,先民由福建漳洲移聖駕渡台駐駕白沙墩,在未建廟前,先民早已組白沙墩帝君會濟世講道,幾經神明顯蹟,替信眾消災解厄。

 

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聖誕千秋日,各地信徒回宮參拜,陣容威武浩大,乩童神威,可說是熱鬧滾滾。村民虔誠奉祀,香火鼎盛。

到頁頭

  4.五龍宮

 

    五龍宮沿革約二百年前由大陸漂海而來的王爺船,船上有神像及文物,先輩於海岸邊拾獲五尊神像,其後又增祀朱王爺、池王爺兩尊神像,因此而名為「七府王爺」。

 

本廟除了神像外,尚存有古印、古旗、古劍各一,古印及古旗字跡橫向為白沙屯,縱向為七府王;古旗年代與五龍宮歷史相同,今已不再使用,至於古劍的年代則較晚,詳細時間已不可考。

到頁頭

  5.媽靈宮

文字方塊: 81白沙屯誌

 

    媽靈宮是台灣地區閩南社群中極少的義民信仰廟宇,奉敬主神為大眾媽﹝即王寶英﹞,據該宮的沿革指出:大眾媽王寶英為乾隆帝之第九皇妃,乾隆六年,明代遺下李時堯,以反清復明之幟號至彰化奠基,四處策動謀反,人心惶惶,清室數次圍剿無功。王寶英之父,親向乾隆帝請令率領王坑郎元帥及五百名官兵渡台,直搗彰化,遇攔阻途經苗栗縣後龍鎮中和里與南港里交界之臥犬山山脊地即現在之宮址,與李時堯伏兵遭遇激戰,終因寡不敵勢,王寶英等五百餘名兵士均在激戰中壯烈成仁。當地後人為感激王寶英之忠勇愛國偉蹟,特清理其眾兵將之遺骨歸綜而興建廟宇,並經三次之重建,永遠紀念奉拜王寶英金娘為大眾媽。

到頁頭

  6.清海宮

 

    位於南港里1鄰,據廟方沿革記載,此廟的鎮殿媽祖是1976年農曆1030日被山邊地區的海防駐守官員在海灘上所撿拾到的,發現時共有三大木箱,一箱裝有千里眼與順風耳兩位將軍神像;另一箱則是長生大帝和楊公先師之神像;最大一箱裡裝著神像之衣袍帽冠,由千里眼與順風耳兩位將軍身上而得知那原是一尊媽祖娘娘的神像,本是一尊土塑金身,因在海上漂流時而溶解消失,目前廟中供奉的是新塑金身。

 

當時經由熱心居民走訪之後,查知此尊神媽祖原是附近一座恭奉媽祖已有悠久歷史的廟宇,因廟裡為媽祖及另外幾位神尊重新塑造金身,經媽祖同意之後將舊神像放流於大海,也許是主事者的誤解,以為媽祖娘娘意旨要石沉大海,於是在箱底裝有許多紅磚,結果木箱不但沒有沉入海底反而自行登陸上岸,才知原來媽祖娘娘是要另佈恩被、再行濟世,於是當地居民便合力出資,復經各地信徒樂捐而建成〝清海宮〞,於197810月底完成正殿之工程,目前該宮正殿恭奉有大媽、二媽、三媽、並排鎮座;左龍邊恭奉長生大帝神尊;右虎邊恭奉楊公先師神尊。

到頁頭

  7.清天宮

 

    位於南港里6鄰,廟齡至今有23年歷史。廟的組織只有主委與總務,尚未組織管理委員會。

據廟方人員述說,廟裡所恭奉的媽祖,原是因附近另一座廟宇的鎮殿神尊被一位信徒據為己有,因此居民們鳩資為此廟宇再重新雕作新神像,後來該信徒又奉請歸還。於是當地居民林鐵國先生便先暫時將這尊新神像請回家中恭奉,嗣後經居民們討論集資蓋廟,一般亦稱為山邊媽。

    但此廟所供奉的山邊媽並不是與白沙屯媽同行到北港刈香的山邊媽,到北港刈香的山邊媽是另一尊長年輪流供奉於爐主家中的老山邊媽,其爐主的產生是每年以擲筊的方式決定;據耆老們口述,在有白沙屯媽到北港刈香的活動開始便有山邊媽共乘一轎全程陪同。

到頁頭

  8.南青宮

 

    位於南港里5鄰,現任住持人為許義夫先生,據其述說,廟裡所恭奉的王爺公眾神在日據時代原是隨其祖父居住在中和里的〝南勢山〞地區,此時已有許多信眾,後於1949年隨其父親遷至〝南坑〞許厝,即是現址;又於1981年興建新廟,現恭奉有王母娘娘、觀世音菩薩、媽祖娘娘、李府王爺、池府王爺及眾王爺公等神尊。

 

到頁頭

  9.母德宮

 

位於白東里21鄰,廟中主祀的太子爺原供奉於駱清風老先生私宅,於奉祀期間,因受到太子爺的保佑與幫助,加上駱老先生的兒子-國平、建針、秀勇、朝明、國雄等兄弟五人憑著一股一定要出人頭地且要給父母過好日子的信念,同心協力、白手起家共創一家極具規模的公司-「松普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事業伊始,駱家兄弟在桃園縣租賃一歇業磚窯廠,從事電線電纜的生產,至今已是一家股票上市公司,在此經濟不景氣之時,不只台灣設有廠房且在大陸還設有三家工廠。而駱家兄弟最令鄉里讚許的除了事業有成之外,是其孝順之心,在為事業奔波忙碌之際,仍不忘時時抽空返鄉探望雙親向父母報平安,其行止在當今孝道淪喪的社會中,確是值得吾人敬佩與學習的。

 

因駱老先生本身是一位乩童,一日受到太子爺指示要興建廟宇,加上駱家兄弟感念太子爺的相助,乃於1987年由駱家父子獨力出資興建此座太子廟,現由駱清風老先生主持廟內一切事務。

到頁頭

  10.各據一方的土地公廟

 

    在先民最初的信仰裡土地公原是一位主掌農業之神,作物的豐收與否全都操控於祂,所以原始的土地公廟皆是建蓋在田頭或是田尾的小廟仔,後來經時代的變遷,土地神的職權擴大演變為雜務之神;亦有兼管財務,所以每到農曆每月的初二、十六便會見到生意人家以鮮花素果、金銀紙錢祭拜,祈求土地公保佑生意興隆,白沙屯的生意人家想當然爾也不例外,可是白沙屯的土地公還有另一要職-「報亡」或稱「投土地公」,在本地居民家中若有人往生,喪家就要到土地公廟報亡以除亡者之陽籍,在早期的土地公廟周圍通常都會有溪流,供喪家來向水公水婆買水回去幫亡者擦拭身體,以便亡者儀態整潔去見列祖列宗,稱為「乞水」。

 

    在白沙屯庄內眾多的土地公祠中,有三座主要土地公廟,分別是:風頭厝土地公廟、大牌土地公廟、海尾土地公廟,又以風頭厝土地公廟歷史最為悠久。

到頁頭

  ◎風頭厝土地公廟:

 

    位於白東里1171號旁,始建於十九世紀初(1809年),因鐵路拓寬工程經三次內遷(光緒6年、民國9年、民國50年),庄民傳說此地因係蝙蝠穴,故建廟初時庄內無蚊。

到頁頭

  ◎大牌土地公廟:

 

    原始建廟年代已不可考,原址在現在軍用油礦處,(白東里17132號北方),1939年因要建蓋白沙國小(現啟明國小前身)而遷至現址(白東里19鄰福泰路15號後方),於1955年重建。

到頁頭

     ◎海尾土地公廟:

 

    位於白西里2鄰(台簾公司南方250公尺處),1916年土地公顯靈告知故陳海國先生要求建廟,乃建成一石造小廟,目前廟貌係於1993年經居民徵求土地公同意後重建。

到頁頭

 

  二.地方節俗

 

 (一)年節習俗

 

    「敬天祭祖」是我國固有的傳統信仰,民間歲時節令、婚喪喜慶,必須祭神也必須祭祖,表達慎終追遠,盡人子孝道,並希望庇祐子孫。

 

    所謂節俗是依農業社會生活之旋律配置。農曆一年之中,從春節開始,接著有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節令,每逢這些節令,便有各種民間信仰之民俗活動,同時又有祭祖、拜神、祟佛等「祈福於神」之活動。

 

本地先民祖籍緣自於各地,或族群關係或地理環境因素,探訪地方節俗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很難豎立標準,節慶祭祀雖然有異卻不失敬天祭祖的精神,本文僅以一般或較多數居民的祭禮作表述

到頁頭

1.   1.春 節

農曆正月初一家家戶戶祭祀祖先牌位及神佛,燃放鞭炮互相拜年。不說不吉利的話,不做不吉利的事。不能打破器物,不能吃稀飯,不能睡午覺(不晝寢),不能掃地等禁忌,過年吃甜粿(年糕)可多子多孫,吃發粿,代表發財、發達...等等

到頁頭

2.   2.元 宵 節

 

     又稱「上元節」。清晨每家拜天官,祈求賜福。搓元宵圓仔敬神祭祖,然後闔家聚食,有人月團圓的意思。當晚叫做元宵暝,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提燈遊行,各地都有舞獅表演、猜燈謎等活動。十五夜有幾種風俗,尚未出嫁的姑娘,到附近菜園偷得蔥菜,據說可以得佳婿。俗語說:「偷挽蔥,嫁好尪(夫﹞;跳菜谷,取好某」未孕的少婦,在花燈叢中穿來穿去,祈求得子。

到頁頭

  3. 清 明 節

 

春分後的第十五天,冬至後的第一○五天,就是「清明節」,清明節上祖墳祭掃稱為「掃墓」 要把墳上的雜草砍掉並在墳上壓紙,稱為「掛紙」,即在墳墓周圍壓長方形黃古紙,同時作為一年一度拜墓的標誌。備些鮮花素菓作為祭品虔誠祭拜感念祖上恩德。

 

一般在培修祖墓時的祭墓較為隆重,謂之「培墓」。供祭牲禮十二菜碗及粿類,祭畢並剝蛋殼,撒在墓上,以示新陳代謝,為送舊迎新的表徵,以示祖先德澤,永留人間。

到頁頭

  4. 端 午 節

 

    五月五日端午節,又稱為「五月節」。五月節正為春夏節氣交換的時候,俗稱五月為毒月,民間為驅邪避毒,保健平安,仍有各種習俗。本地風俗會在門口插艾草、榕樹葉以避邪,較一般民間習俗少卻了菖蒲一項,亦無飲雄黃酒之約俗。但家家戶戶仍包粽子應節,並於中午祭祀祖先。

到頁頭

  5. 七 夕

 

七夕俗稱七娘媽生,七娘媽是兒童的守護神,一般民間信仰十六歲以下的兒童受七娘媽保護。每年七夕以油飯、雞湯、鮮花、白粉、胭脂...等祭拜感謝七娘媽保佑兒童健康平安而成習俗。因此本地滿十六歲的青少年在這一天備牲禮祭拜,是為成年禮。

 

   七夕也稱為情人節。古人因崇拜自然的心理而形成的神話故事,象徵農業社會之男耕女織。相傳為牛郎、織女星因故分隔兩地,喜鵲成橋以渡牛郎得與織女相會,相傳未婚女子於當日夜晚至田間偷摘「蔥」,會嫁得好老公,意即俗語中的「偷挽蔥,嫁好尪」。

到頁頭

  6. 中 元 節

 

七月份俗稱鬼月,是孤魂野鬼一年一度難得的假期。民間認為七月份陰間的孤魂野鬼會被放出來,而在陽間的人們則會舉辦一些祭拜的活動。本地依居住區域之不同有部分地區居民人拜七月初一;亦有人在月尾祭拜,但多數均是在七月十五日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祭拜好兄弟,拱天宮亦於是日舉行盂蘭盆會,廣施普渡為地方居民祈求平安。

 

本地於中元節當日也有拜祖先的習俗,虔誠祭拜敬天祭祖最主要是為了追念祖先表達思念的心意,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美德,藉由祭祀的過程宣揚孝道的精神。

到頁頭

  7. 中 秋 節

 

八月十五日為中秋,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當天為土地公的生日村民會準備牲禮、月餅祭拜土地公,感謝神明保佑收成豐富。

 

    中秋節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的日子。晚輩會回鄉與長輩一起吃月餅、柚子賞月過節,近年興起烤肉風氣,中秋節已然成為烤肉節,子孫同堂不失其團圓過節的意義。

到頁頭

  8. 重 陽 節

 

  九月九日重陽節時值秋高氣爽,台灣其他地方有登高遊山、放風箏、吃九重糕....等習俗,白沙屯地區則首重祭拜祖先,重陽節祭拜祖先相傳是福建漳州的習俗,準備牲禮敬拜祖先。

到頁頭

  9.十月戲

 

      秋末冬初,農產收成之後,農民為感謝神靈庇祐一年來風調雨順,收成順利,均會依拱天宮擇定的日期,演戲籌神,稱為「收冬戲」又稱為做「平安戲」;此收冬戲至今仍維持以傳統「北管戲」(俗稱亂彈)演出,是日又會擲筊產生一位有別媽祖爐主的「十月戲爐主」,迎「三官大帝」返家祭祀。

到頁頭

  10.冬 至

 

冬至又稱冬節,是整年度夜間最長的一天。家家做紅白兩色的糯米湯圓稱「搓冬節圓」,白沙屯也有用粿粹捏塑一些動物造型做「雞母角仔」的習俗。冬至當然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清晨以湯圓祭拜神佛祖先,祭後全家吃冬節圓意指圓滿添歲的意思。本地除了立冬日有「補冬」的習俗外在冬至日也有,因為一般認為冬至時進補,對身體特別有益。

到頁頭

  11.除 夕

 

過年又稱除夕,意為「舊歲至除夕而除,明旦且換新歲」。由於其為新舊年度的交接之際因此民間最為重視,並有許多的重要儀節。除夕夜要吃團圓飯或守歲酒。本地居民傳統上會先將年菜祭拜祖先後,再團聚吃飯,並在餐桌下置火盆,有溫暖如春,財氣興旺的意思,而今多數均改以在桌上擺放火鍋作為替代。

 

桌上的菜餚則都有象徵意義,如長年菜取意長壽,魚圓、肉圓取意三元則有團圓之意。圍爐時若有家人外出不及趕回,則要空出一席,表示家人的團聚結合意義之重大。

到頁頭

  12. 祭祖

 

一般祭拜祖先(俗稱拜公媽)於重要節日設筵席備酒菜向堂上祖先祭拜。以時節菜餚加上時令不同有增設不同的菜餚食品。例如:端午增設粽子、重陽及冬至增設湯圓、除夕增設發粿或甜粿、正月初一(開正)起到初五廳堂鮮果每日替換,焚香、燒壽金。而席桌上備有杯、

碗、筷排列整理,斟酒三巡,獻燒金紙燃鞭炮完成祭祖。

 

    有關碗筷、杯的數量依姓氏的不同,或是子孫房數而備有不同數量,例如:5份、7份…等。份的差別,據說以前(也不知道什麼朝代)因戰亂被迫兄弟各分東西。分手前兄弟設例日後祭祖以12份杯、筷、碗擺在席桌上,以利日後子孫相會為憑証而成的風俗,雖然故事的真實性有待考証,但血濃於水慎終道遠的心懷展露無遺。

到頁頭

 (二)生命禮俗

 

    生命的禮俗可以說是基於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人的一生中有許多關卡,每個階段的轉捩點都祈求在生命歷程中皆能排除重重難關,同時在生命禮俗中可以看見先民對生命敬重的觀念,延綿至今。

 

縱觀生命的禮俗大致可以涵蓋三個階段,即出生、結婚、死亡。以往公共衛生條件不佳,傳統醫藥常識不足,以致在生命中存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先民靠著種種儀式、禁忌。以達到面對生命中的困境。

到頁頭

1.   1.出生之禮俗

 

   孕婦有許多的禁忌,目的是希望避免孕婦動了胎氣,多休養以減少流產發生率。臨盆時請有接生經驗「產婆」助產或到醫院生產。產婦「坐月內」期間多以麻油雞、糯米等滋補身子;不能洗冷水、吹風等否則會有「月內風」,一直到滿月,才能解除禁忌;

 

嬰兒滿月時還要「辦滿月酒」宴客,以及祭拜祖先、神明報知嬰兒姓名,以祈求庇祐。以往教育、醫療程度不普及,深怕嬰兒夭折有遲至週歲才報戶口的情形,又嬰孩常有病痛「歹腰飼」會取一些不雅的的乳名如狗仔、貓仔、牛仔、乞食、蕃薯……等,甚至有男性取名為「豬母」者。遇體質不佳易生病的嬰兒時,會將嬰兒生辰八字委請算命先生「定時」,並在命盤上排列出關煞,諸如深水關(忌靠近水)、和尚關(忌入寺廟)、鬼門關(忌夜出)、百日關(忌百日之內出門),為化解煞關,必須延請道士到家念經做法事,以保孩子順利成長,所以又稱之為「過關」。

 

小孩滿週歲叫做「度睟」,把書本、錢、計算機....放入籮筐中,讓孩子去摸取預測孩子未來的職業,父母殷切寄望實溢於言表。

到頁頭

  2. 婚嫁之禮俗

 

婚禮為人倫之始,禮節大可分成三個階段:即議婚、訂婚、結婚。早期子女的婚事多依「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議婚時要先「合八字」,就是媒人將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交給算命先生測算,如果沒有相剋可算是匹配;親事是否能談妥,聘金是談判的關鍵,在媒人三寸不爛之舌勸說下,言明相互的聘禮與禮俗等繁瑣細節,雙方家長沒有異議,完成議親。

 

訂婚,又稱「送訂」古禮稱為「納采」。男方選定行聘之日依議婚時所議的聘禮送往女方家,進行祭祖訂婚帶戒指的儀式,女家收取部分禮品後,以十二禮〈或十六禮〉回帖。白沙屯地區訂婚多由女方設席宴請親友及男方。

 

結婚前夕,男方擇吉時和方位「安床」,當夜準新郎與肖龍男童睡於新床上,不可空床以討吉利。男方選擇良辰吉日,長輩親友伴行,媒人引導前往女方家迎娶;女方此時已舉行祭祖辭祖儀式,待吉辰一到新娘由喜娘〈俗稱好命女人,意指公婆父母健在,有兒有女的婦人〉,陪伴步入大廳,在父母親面前行跪拜大禮辭別答謝父母恩,新人上禮車之後依俗新娘將先前準備的扇子拋出車外,女方端一碗水潑在地上,意指女兒出嫁如覆水。

 

    迎親隊伍回到男方家由喜娘牽新娘下車,新人祭拜祖先後入房。男方設宴請親友,新人出廳見客款待答禮。婚後三日〈或次日〉,歸寧俗稱「轉外家」由娘家宴請女婿,回娘家須帶伴手禮,在炊煙昇起,太陽下山前回夫家。

 

到頁頭

  3. 喪葬禮俗

 

喪葬禮俗由來已久普受人重視又極其繁複,各族群的禮儀不盡相同,一般而言依宗教信仰風俗而有所移轉與差異,禮俗盡以莊嚴肅穆尊重為主,大致可分為喪、葬、祭三個部份 。

 

亡者置於廳堂斷氣後,兒孫必須在腳尾供「腳尾飯」燃「長明燈」燒「腳尾錢」。亡者兒孫輩披麻帶孝,含淚辦理入殮前事宜場面備極哀戚。諸如:到附近土地公廟「報亡」除陽籍入陰籍;再到水溝圳渠向水公水婆投幣買水為亡者淨身淋浴;浴畢更換上壽衣、帽、鞋、襪等。扶起亡者「餵飯」以示供養至老死;子女應守靈於側,等候吉時入殮,為亡者左腳下塞壽金、右腳下塞銀紙,俗稱「倒腳踏金、正腳踏銀」;封柩時上釘儀式,父喪由族長主釘,母喪由母舅主釘。殮禮至此告一段落。

 

停柩期間,兒孫須每日捧飯、捧水、燃長香不可滅,以示晨昏定省孝親如常;停柩期如逢亡者逝後算起每隔七日需做七,源於以往封柩上漆,靈柩每漆一次需七天,漆與七方言上諧音相近,因而每隔七天由兒孫輩、內親輩、鄰居好友輩輪流替亡者過七,延請道士超渡亡靈;有些地方只於出殯前夕,才延請道士做超渡法事。

 

出殯,俗稱「出山」,本地之主要墓葬地點是位於白東里的「店仔窩」塚地;出殯當日移柩往靈堂,先行家祭儀式,依親疏次第祭拜,家祭後再行公祭儀式,家屬跪於柩旁答禮。早期還有路祭的儀式,親友備牲禮在引發路旁拜悼亡靈,或亡者為鄉里備受尊崇仕紳,鄉民在引發路旁燃炮送行。出殯的陣頭,前引者持火把沿途撒「路紙錢」,尾隨者是輓聯幛帷抬者、金銀山和靈厝抬者、接著是抬靈柩行伍,靈柩後頭是家屬、親友、村民等組成的送葬行伍;出殯隊伍出發後不久即需跪辭娘家前來送葬之親戚,俗稱「送外家」。抵達墓園吉時一到靈柩緩緩推入墓坑,兒孫輩各抓一把泥土灑入坑內後表示親手覆土安葬;孝男捧亡者靈位,由道士帶領下繞墓三圈,稱之「旋墓」。

 

完成安葬之後返家前,長孫需換穿新裝並披以紅聯,俗稱「紅聯披甲」,且不可步行而需乘車(本地於1977年由乘轎改為乘車),返家後長孫由么叔背著過火入廳堂,稱為「大孫頂屘子」,這一儀式象徵著世代傳承的意義。待靈位於廳堂安好之後,舉行喪宴,宴請送喪以及協助制喪事宜之親朋好友。

 

出殯後三天「巡山」現今亦有當日下午為之,子女備牲品或菜碗和紙錢,親臨墓地祭悼亡靈;亡者逝後七七四十九日兒孫須早晚「捧飯」祭拜亡者;逝後百日舉行祭祀「做百日」;亡者過世滿一年稱「對年」,隔一年後則作「新忌」,傳統上是守孝三年,但現在一般人均將之簡化,在對年後,即擇日作三年稱為「去孝換紅」,並於當日將亡者列入祖先祭祀牌位,稱為「入公媽牌」或「合爐」,自此即與列祖列宗共享祭祀;祭祀祖先時需熟食宴席和酒祭拜,饗罷焚銀紙給祖先帶走,以祈望祖先蔭佑嗣後。

 

到頁頭

 

  三、口傳文學

 

 (一)傳說故事

 

    白沙屯的開發始於清康熙年間,三百餘年的滄海桑田時事更迭,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故事流轉於鄉野間,或許世遠年陳已難再查證,或許口耳相傳已成諸多版本。然而許多故事之所以流傳百年不歇,關乎地方開發拓殖所建立的人與土地的情感,與對信仰的虔敬。

 

您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媽祖宮口,在大榕樹下,靜靜的聆聽三叔公講古.......講古早古早.......蕃薯吃到飽.......

到頁頭

  1. 寶藏石滬

 

石滬是一種用來捕魚的石陷阱,漁民以岩石在海岸潮間帶區域,堆砌成長長的弧形石牆,從淺水處一路延伸至深水處,於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型。漲潮時魚兒隨海水進入石滬內,退潮時迴游至深水處被阻,便因此被困於滬中,這是一種相當原始的捕魚方式,本地先民常以此捕捉近海魚類為生。白沙屯地區古有石滬數十座,魚獲量相當豐富。

 

石滬的管理有一定的規範,一旦擁有捕撈魚獲的權力也要盡修護石滬的義務,所以一般而言石滬的管理屬共有制,親族分配看管日期與漁獲,在本地稱之為「分鬮」,例如:輪值初一看管者,當日漁獲由該員所得,彼此有了默契輪值看管者應負責石滬維護。

 

清乾隆年間,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人陳朝合,攜同二子離鄉背景渡海來台至白沙墩闢地拓墾,當時環境貧瘠物資缺損,在這裡討生活本來就不容易,父子三人過了好幾年清苦的日子。因見本地沿海魚蝦資源豐富,乃召集志同道合的墾民合力堆築石滬輪值看管,此時期海邊的石滬數量便急遽增加。一日,輪到陳朝合看守石滬卻天氣惡劣,原本他不太想去,無奈家中已缺糧多日,只得與二子三人勉強冒著危險,至石滬邊守候魚群。在看守石滬之際,見潮水已退,但奇怪的石滬內的海水卻仍然滿滿的無法消去,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想必又是滬頸(排水口)被雜物阻塞,於是潛入排水涵洞清除雜物。不料發現二口木箱阻住了滬頸,父子三人合力把木箱拖上岸。木箱內到底裝什麼東西呢?好奇心使然陳朝合父子三人撬開木箱,頓時頭皮發麻說不出話來!滿滿兩箱的金銀珠寶。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處理,又怕招人側目,只好藏匿在海邊林投樹叢中加以掩蓋,待他日再取。

 

日久,陳朝合拾獲財寶的事漸漸傳開了,沒想到石滬除了讓人填飽肚子還能讓人致富,一時之間傳為佳話,從此「狀元石滬」之名不脛而走,白沙屯也出現了一位遠近知名、樂善好施的「陳員外」。只可惜的是狀元石滬早已被潮水沖蝕消逝。

到頁頭

  2. 媽祖避難

 

宗教信仰之所以存在,在於淨化人心撫慰心靈,所以台灣各地道廟處處可見,其中媽祖信仰尤其是沿海居民的精神寄託。但是日本統治時期卻是台灣信仰的黑暗期,昭和七年〈1932年〉日人推行皇民化政策,企圖同化台人供其勞役,整頓傳統民間信仰,廢廟燬神無所不用其極。當時白沙屯居民得知消息無不人心惶惶,更有不畏權勢想盡辦法保護神明者,這一篇篇信徒與神明間相依相惜的故事,至今仍流傳著讓人津津樂道。

 

話說日昭和年間,貧瘠的白沙屯物資匱乏又無天然屏障,在東北季風的冷冽吹襲之下居民的收成並不豐盈,日軍又強行徵收米糧使居民生活困頓雪上加霜,揀拾臭地瓜、採野菜成為維持生命的方式。雖然環境貧苦對媽祖的信仰卻未稍減,當他們遇上任何不順心或不如意的時候,腦海中想到的就是先找媽祖婆訴說,對於媽祖的深厚情感已經不能用言語形容。

 

昭和十九年〈1944〉日人的皇民化政策正雷厲風行執行著。各宮廟或民宅有奉祀神明者無不藏於隱密之處,白沙屯居民新聰、石頭兩人聽到消息徹夜難以入眠,不約而同的來到媽祖廟前。當時的媽祖廟是居民用土角蓋成的,僅有一名廟公看管,初冬之際北風刺骨冷颼颼吹襲著,兩人互相說明來意發現志同道合,心疼之餘合力把媽祖移請下來,連夜向外飛奔。兩人請出媽祖後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是一股保護神明的熱情卻沒有周詳的計劃,夜黑風高在微弱的星光下穿越無數林投樹,順著北風漫無目的往南而行。突然,兩人四目相交似乎心有靈犀─王厝,當下決定請媽祖到王厝暫住。

 

    當時白沙屯本莊要往王厝只有一條田埂可行,住戶約五、六戶而已,居民多種甘藷、少許的稻米,或是牽罟捕獲有限的漁獲勉強糊口,算是一個不太起眼的小聚落,地屬偏僻是媽祖藏身的最佳之處。新聰、石頭兩人把媽祖請來暫時安奉在王送來先生家,竹籬編的牆垣,茅草搭的屋頂,屋內一塊石墩正好可以安置媽祖神像,兩人喘噓噓的向王送來先生說明源由,眼角泛著淚光跪在媽祖面前。隔天清晨,廟公發現媽祖神尊不見了,消息傳出全村嘩然,連聲譴責偷請神像者的不是。日人一時不查也未再追究媽祖的下落,就這樣媽祖在王厝還算安穩的住了近兩年。

 

因為當時日人管制相當嚴格,常會無預警的夜巡突擊檢查,為了保護媽祖神像王送來先生及其宗親想盡辦法,終於把媽祖完整保留下來,後來村民輾轉知道媽祖的下落紛紛前來參拜,1945年日軍戰敗台灣光復,民國三十五年初春〈1946〉在村民的要求下,王厝居民才依依不捨的恭請媽祖回拱天宮安座。隔年白沙屯舉行媽祖祝慶活動,王送來先生榮膺爐主殊榮,想必是媽祖感念其保駕有功。

 

王厝居民樸實敦厚,訪談過程中問及媽祖暫住於此,有沒有特別福蔭照顧王厝呢?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保護媽祖要緊,其他沒有想那麼多。媽祖到王厝避難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榮譽。

到頁頭

 (二)地方俗諺

 

地方俗諺的形成,是前人的生活體驗和智慧累積,深刻描繪對生活的感慨,心情的悲、苦、喜、樂,以及當時社會的風俗民情,讓人讀來備感親切。其語言字句或輕鬆幽默,或寓意深遠,有的是由大自然天象、氣候以及動植物的觀察而來,有的卻是對人情冷暖的呈現。

 

    俚語與俗語雖美,卻在時代的變遷中,世代交替的過程裡,或因缺乏文獻的記載,已有被遺忘與消失的現象,現今我們要做的是逐步的尋回先人的語言智慧。基本上本區居民常用的俚、俗語與台灣地區常用者多數雷同,因此本節僅收錄地區特性較為濃烈的地方俗語以及潮汐諺語:

到頁頭

  1.常用俗語

 

  秋早暗蓋,稻埕曬到破

 

    秋天的天氣形態較不穩定,清晨天色看來陰沈沈的到中午卻豔陽高照連稻埕都會曬裂了。暗蓋;指天色陰沈快要下雨的樣子。

到頁頭

  火燒罟寮全無望

 

指希望盡失,罟寮是漁民放置漁網所搭蓋的草棚,兩者都是易燃的物品一旦失火就難以搶救,「寮」與「網」必無一倖存,「望」與「網」台語發音相似,諧音之妙,卻也透露著早時先人面對環境的無奈心情。

到頁頭

  燒瓷的吃缺,織蓆的睏椅

 

織藺草蓆的師傅總是將好的作品留下來賣得好價錢,自己卻打地舖或睡椅條。

到頁頭

  姨來多量米,姑來加添水

 

指媳婦煮飯時因賓客不同的差別待遇,姨是指自己的姊妹多量米煮飯,姑是丈夫的姐妹加添水煮出來卻是湯粥。

到頁頭

  舊例無滅,新例無設

 

意指遵循傳統,不做沒必要的更迭。

到頁頭

  人情世事跟透透,厝內無鼎甲無灶

 

    為了應付人情世故所要陪掉的錢和時間,讓自己生活困難。意喻作人要量力而為,相似俚語如「做人要七尺前,三尺後」。

到頁頭

  目珠看粿,雙腳踏火

 

婦人過年時炊粿全神灌注看著年糕,卻忽略了爐灶旁腳踩著燒燙的火。是說眼前的利益,很容易使人栽筋斗。

到頁頭

  媽祖興外庄

 

    白沙屯媽祖神威顯赫,對於外地人的祈願經常有求必應,因此前來謝恩者不絕於途,本地人在看見經常有外地人因為媽祖的庇祐而得以心想事成時,總覺得媽祖對外庄人似乎比較靈驗。事實上,白沙屯人兩百餘年來世居此地,從未遭受任何重大天然災害,白沙屯子弟在社會中也有很多相當傑出的成就,這種默默的庇祐才真是本地人最大的幸福。

到頁頭

  戲棚頂做到流汗,戲棚腳嫌到流涎

 

    戲台上用心扮演角色,台下的觀眾卻不懂劇情擅加批評,比喻不知他人工作辛苦卻說長道短,相似俚語如「坐轎不知扛轎艱苦」。

到頁頭

  水淹掘草埔,水乾巡石滬

 

    石滬是潮間帶的捕魚陷阱,早期入墾先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依偎著地理環境而棲生。漲潮時開挖草埔成良田,退潮時到石滬區捕撈漁獲。

到頁頭

  2.潮汐諺語

 

在早時地區漁民不論是以竹筏出海捕魚或石滬的經營者,潮汐的漲退時間是漁民據以進行海上漁獵的重要依據,由此乃發展出計算潮水時間的特殊地方俚語。在這些俚語中有時同樣的日子會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基本上對潮汐時間的掌握都相當精確,其前後句多數均有押韻,唸起來相當順口,確實是先民的智慧結晶:

到頁頭

  初一、十五,吃飽過晝巡石滬

 

  初一、十五,天光轉

 

  初一、十五,中晝滇(滿)

 

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天剛亮時轉為漲潮,正午時分為滿潮,正午滿潮後也就是退潮的開始,石滬通常設在潮間帶的前段,因此在吃過中飯後就必須準備到石滬巡視漁獲。

到頁頭

  初二、十六,雙返流

 

     返流是退潮至乾潮後轉為漲潮的專用語,每月初二以及十六這兩天在清晨與黃昏各有一次,也就是在一個白天裡會看見兩次乾潮線。

到頁頭

  初三、十八早,天光當大乾

 

  初三、十八,當大流

 

這兩天在整月中乾潮線距離海岸最遠,潮間帶可見範圍最大,「天光當大乾」是記述在曙光初露時,也是當天乾潮之時。

到頁頭

  初九、二三,販仔甭擔籃

 

  初九、二三,早晚滇(滿)

 

  初九、二三,半暝流

 

    「販仔甭擔籃」則因為通常石滬捕魚在大潮期間會比較豐碩,這兩天是當月的最小潮,漁獲量也最低,收購漁獲的商人甚至連籃子也懶得挑了!至於下兩句描述的是返潮的時間。

到頁頭

  初十、二五,吃晝涸滬

 

     正好在吃中飯時間海水到達乾潮線,是石滬最乾涸的時候。

到頁頭

  十一水流動

 

    十一這一天潮流由小潮轉大潮。(本地稱大潮為大流水;小潮為小流水)。此句與下兩則(十二、十三)是唸「鬥句」的順口溜。

到頁頭

  十二人落網(下網)

 

    十二這一天可以準備下網等待大潮來時的豐碩漁獲。

到頁頭

  十三好傳(準備)籮

 

    在這一天應該要把竹籮準備好來裝魚。

到頁頭

 

  四、藝術特色

 

 (一) 傳統工藝

 

  ☉藺草編織

 

三角藺草又名「茳籬」或「茳芏」。屬於莎草科莎草屬,原是很不起眼的雜草,葉片退化莖呈三角管伏,高約一、二公尺,生長於大安溪、房里溪下游兩岸沼澤濕地。三角藺草可分鹹水草和淡水草兩種。 鹹水草生長於溪流出海口一帶,通稱鹹草或燈心蓆草,品質較差。除用來編織草帽蓆外,也被用來綑綁貨物。淡水草栽植於水田中,一年可收穫二、三期是用來編織苑裡草蓆的原料。

 

相傳清雍正五年(1727),住苑裡鎮已歸化平埔族原住民─納斯烏茂和浦氏魯禮兩人,曾採擷房裡溪下游兩岸沼澤地野生藺草、曝曬壓扁編成草蓆、籠頭等用具。這就是最早有文字記載以藺草編織用具的年代,也是臺灣唯一發現用藺草編織的地方。到清乾隆三十年(1765),名為加璐亞曼的婦女、用藺草加以細析編織成較為精緻的床上用的草蓆,而成為令人喜歡商品,此時並將野生藺草苗、以分根法移植到水田,從此產量大增,當時漢人也開始仿傚,同時在編織技巧上加以變化,編出有花紋的圖案,叫作「加紋蓆」又稱為「龍紋蓆」,手工精細成為送禮最佳的藝品,也奠下日後藺草編織的基礎。

 

草帽創編的年代起源於日據初期─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當時台灣總督苑裡辦務署長淺野元齡有一天率部署出巡至於苑裡,看見坊間編織的草蓆,精緻美麗清爽適用,突發其想,將頭上戴的小呢帽取下,試圖考驗編織的婦女是否能夠仿編?一位住在西勢莊的中年農婦洪鴦決定試試。她因心疼年幼兒子生頭瘡,為防蒼蠅叮擾和太陽曝曬,剛巧有日人的呢帽為模型,加上她編織加紋蓆手藝特別精巧,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改進,終於編成了比小呢帽還要好看的「藺編草帽」。隨之所有編織婦女也都投入編織草帽的行列。通霄、苑裡一帶的家庭經濟,幾乎全賴藺草編織所賺得工資來維持。

 

洪鴦女士,1853年7月7日(清咸豐3年)出生於通霄鎮白沙墩,逝於1941年8月6日,享年 89 歲。自幼聰敏靈巧,與苑裡庄西勢青年高治結為夫婦,生活美滿。她未曾唸過書,因善於描繪和刺繡,憑著靈巧雙手,不時改良藺草的編織法。

 

洪鴦37歲時丈夫去世,因家無恆產、生活陷入困境,為了生活不屈不撓,租賃五分田地耕種,並以編織草蓆為副業,上侍翁姑、下扶子女,堅強的撐起家重擔。她創編藺草帽後致力於推展編織工藝,開班授課毫不保留的傳授編織技巧,使得藺編工藝成為地方上的重要經濟發展之源。1913年(日治大正2年),洪鴦女士應聘臺北第三高等女子學校(今中山女中前身)擔任手工藝教師,傳授藺草工藝;而後,回到故鄉,在苑裡公學校任教前後達十年之久。洪鴦終其一生為鄉土編織工藝貢獻心力,實值後人所敬仰。

 

有感於藺草編織已漸漸式微,白西社區發展協會集合地方對藺編有興趣者組成研習班,讓編織技藝得以保存傳承。藺草因有特殊的香味,除了編成草蓆、草帽外,也可以編成其他如椅墊、桌墊、手提袋(草藍)、置物盒、花器裝飾等等附加的產品,尤其像胸章、錢包、名片夾等小型作品頗受好評,村里間有多名婦女正朝該方向研發編製。

 

到頁頭

 (二)傳統演藝

文字方塊: 97白沙屯誌

 

    台灣傳統農業社會在農忙閒暇之餘,喜歡撥弦弄樂以自娛,如遇地方慶典廟會,便安排一系列的陣頭演藝活動,以酬謝神祐增添廟會熱鬧氣氛。這些民間戲曲及樂聲緊密的與居民生活結合在一起。早期白沙屯地區文藝氣息興昌,尤以北管戲最為盛行,地方上已有子弟戲館成立,如:雅樂軒、新集社,常在廟會慶典上「拼館」,為了展現實力在服裝、排場、行頭上用盡心思,也加強戲碼編排,彼此激烈競爭的情形下,白沙屯村民大飽眼福可說是最大的受益者。過去的熱鬧場面雖然已不復見,卻造就地方與樂曲的不解之緣。

到頁頭

  1.什音團

 

本地之什音團在日據時代便陸陸續續在演奏,確切組團之時在於1945年台灣光復前後,創辦人為蔡城仔亦是團長,當時都是以8人為主,稱為八音團,固定成員有陳進發、洪彩、施心匏、駱石蛋,演奏時,人員不足之部份便從外調進。

 

現任團長林文士先生,今年73歲,是從鐵路局服務31年後退休,於1986年返鄉來重組什音團,當時團員有145人,組團主要是作為媽祖到北港刈香時全程之演奏陣頭,也為庄內五座大廟服務,每到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就會見到他們在拱天宮裡為媽祖婆演奏。現在實際成員因青年者皆向外發展,無人再加入所以只剩下10人,林團長說:「年紀雖然已大,卻也樂在其中」,也藉此呼籲有意願者,不管男女都歡迎加入,否則此項技藝將因後繼無人而失傳。

文字方塊: 白沙屯誌98

 

到頁頭

  2.白沙屯國樂學會

 

     2001年初有鑒於地方上學習樂曲的風氣頗盛,啟新國中陳景玲校長與地方溝通後達成共識,遂召集學員組成「國樂團」,敦聘精通各項國樂器演奏技巧的王春風老師授課指導,借用五雲宮的活動中心開始傳統國樂的研習。同年八月,為永續推動地方藝文素質,弘揚傳統國樂淨化心靈提昇文化基礎。決定申請設立登記為人民團體,膺請張月香女士積極籌辦立案事宜;幾經奔走,終於2002年一月十三日正式核准成立為「苗栗縣白沙屯國樂學會」,並選出理事長陳景玲、常務監事王達國、總幹事張月香等核心幹部執行會務

 

白沙屯國樂學會自成立以來加強樂曲訓練,學員認真學習進步顯著,曾經參加多場演出,其技藝精湛觀眾讚譽有加。本著誠摯服務社會的心,推展藝文活動的精神,亦曾舉辦數場社區藝文暨產業文化活動,如:中國結編織、拓展人際觀,口才魅力訓練、社區親子讀經文化傳承研習營、傳統藝品---漢宮花藝之美、妙音技藝研習營....等成績斐然。

 

目前學會現有學員50餘人,除了每週三晚上七點三十分於白沙屯五雲宮室內活動中心集會團練之外,週日晚上七點三十分亦有進階研習班,裨益藝術文化在地方上落實紮根。

 

到頁頭

 (一) 啟明國小

 

位於通霄鎮內島里二鄰十五號,前身為「通霄宮下國民學校白沙屯分離教室」成立於1940年四月,原址在今白沙屯派出所北面1941。年四月,改稱「通霄宮下國民學校漣分教場」。1945年四月,奉准獨立設校,改名為「白沙屯國民學校」。是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回復我國學制,當年本縣隸屬新竹縣管轄,校名更正為「新竹縣苗栗區通霄鄉白沙屯國民學校」。

 

1950年苗栗設縣,校名再改為「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國民學校」,並將校址遷移內島里二鄰十五號現址,同年十二月經地方士紳協議,報准更改校名為「啟明國民學校」。1955年九月,設立新埔分校,並於1960年促使獨立設校。1968年八月一日,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通令改名為「啟明國民小學」。至2001年為止,全校計十二班,教職員工二十四人,學生總數四三三人(1971年有九七二人)。

到頁頭

 (二) 中和國小

 

 位於苗栗縣後龍鎮中和里14152號,成立於1946年,當時由公司寮國民學校(同光國小前身)崎頂分教場獨立,校名為中和國民學校。至1971年時全校學生共788名﹐創造歷史高峰﹐之後因人口外流而逐年減少。

 

到頁頭

 (三) 啟新國中

 

   1977年以前白沙屯有一群火車班,清晨魚肚白時趕搭火車到通霄鎮上就讀國中。有感於學子的舟車勞頓,地方人士極力奔走爭取之下,終於在1977年八月奉准設立「苗栗縣立通霄國民中學白沙分部」並籌備建校,由出身於本地的王順先生擔任分部主任,創校初期校舍還沒有建好,首批一百三十三名學生借用啟明國小校舍上課至1979年二月始遷入新校舍。

 

1981年八月校舍規模略備,奉準獨立定名為「苗栗縣立啟新國民中學」調派李玉村先生為首任校長推動校務。說是一所學校其實卻見黃土坡上只有一排教室,李校長提出「校園公園化」的構想,師生除上課外全力執行綠化美化校園的活動,遍植花木草坪,不辭勞苦規劃整頓,才有現在的景致。並加強教學設備及硬體建築,使學校更具規模。

 

在歷任校長用心規畫與經營之下,改善讀書環境充實教育設備,結合社區資源推動地方教育,成果鉅著。該校學區範圍包括通霄鎮白東里、白西里、內島里、新埔里、通灣里及後龍鎮南港里的學生,目前全校計九班班,師生總數約三百人,校內社團組織除早期有舞龍、高蹺隊、管樂隊、舞獅隊、直笛隊等,更邀集學生家長及社區熱心婦女組成「啟新蕙質女童軍團」肩負學校志工的使命。現任校長陳景玲更注重學生人格養成教育,強化學校教育功能讓藝術文化向下紮根,成立「國樂社」敦聘師資教學,提昇學生藝術氣質。

到頁頭

 

到頁頭

列印本頁   回首頁   關閉視窗